新加坡留學網獲悉:新加坡能源公司首次頒發獎學金給工藝教育學院與理工學院學生,為能源領域吸引與栽培更多人才。
頒發給工院生與工教院生的每份獎學金價值分別為2萬4000元與1萬1000元,學生畢業后得在新加坡能源服務至少兩年。申請者須是修讀工程相關課程的學生,已在各自學院修讀至少一年。
獎學金以已故工運領袖尼迪雅(Nithiah Nandan)命名,以肯定他對新加坡能源領域與工運作出的貢獻。他的妻子維瑪拉昨天也受邀出席“尼迪雅工藝教育學院與理工學院獎學金”的頒獎儀式。
曾任官委議員的尼迪雅是在1966年到公用事業局當日薪員工,與其他員工創辦電力與煤氣業雇員聯合會,后來成為這個聯合會的執行秘書。他在1997年擔任全國職工總會副會長。
頒獎嘉賓職總秘書長林瑞生致詞時闡述這位建國一代的貢獻。打過好幾份工的尼迪雅在加入公用事業局后,為能源領域的員工謀福利。
林瑞生說:“能源領域不像早期那樣以日薪工作居多,現在它是一個有前景、有良好工作與薪水的領域。”他呼吁年輕人把握這個領域的機會。
在尼迪雅獎學金之前,新加坡能源的獎學金計劃只針對大學生。
昨天,21名工院與工教院學生正式獲頒獎學金,其中八名來自工教院,其余來自義安理工學院與新加坡理工學院。
新能源集團總裁黃錦賢致詞時說,尼迪雅獎學金是新加坡能源擴大與建立人才網絡的重要元素。他也說,能源是人們生活中無可或缺的,新加坡能源的工作是提供可靠、具成本效益的能源供應。與其他國家相比,新加坡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表現名列前茅。根據去年的成績,新加坡用戶平均每115年才會經歷一次斷電。
他受訪時說,許多人對能源行業或許有一套既定想法,認為能源工作枯燥乏味,新加坡能源希望通過不同計劃讓年輕人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設立獎學金的目的是吸引人才加入,因此未對每年的尼迪雅獎學金得主人數設限,數目取決于申請者的素質與公司的需求。
工藝教育西區學院學生黃凱文(21歲)是其中一名尼迪雅獎學金得主。他說:“我再過幾個月就畢業,畢業后不愁沒工作。企業為工藝學院學生提供獎學金,這對我們是一種肯定。我對電子工程感興趣,我相信在新加坡能源這類大機構工作,能學得更多。”
新加坡工院二年級工程系學生郭佳辰(18歲)在講師的推薦下成功申請到獎學金。他說,他在假期時有機會到新加坡能源實習,這讓他對能源領域有更實際的認識,提前為職場做準備。
為確保高素質能源服務,新加坡能源也鼓勵職員不斷提升技能與學歷。黃錦賢透露,至今有超過兩成非執行級職員獲公司贊助去進修,超過一半考取更高學歷后被擢升。設有工會的新加坡能源公司有超過3000名職員,約七成是非執行級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