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留學熱潮,新加坡有著出名的教育體系、優越的文化環境讓許多的留學生們為之青睞。與此同時,新加坡政策也保障了外籍員工前來新加坡就業的公平性。
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公平考量框架今天實施,雇主在為外籍員工申請新的就業準證前,必須先在職業庫中刊登至少14天的招聘廣告,以吸引新加坡籍求職者。
人力部昨天發表博文說,新成立的公平考量處(Fair Consideration Department)過去數月里積極把觸角伸向不同領域和公司,了解它們如何培養本地專業人士、經理和執行級員工,從而協助它們進行相關調整并使用職業庫。
去年9月,人力部宣布推出公平考量框架(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有意雇用外籍專業人士的雇主,只要員工人數超過25名、所要填補的職位空缺月薪少于1萬2000元,都得在職業庫中刊登至少14天的招聘廣告。職業庫已在上月中正式投入運作。
人力部沒有透露公平考量處具體接觸哪些行業和多少家公司,只表明它們包括聘請較少新加坡籍專業人士、經理和執行級員工的公司,有關比率比同行來得低。
今年3月,人力部長陳川仁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說,人力部今年初以來,已經確認超過50名這類雇主,并與他們接觸。他當時說,這些人事做法存在不足的公司,必須實施一份計劃書,解決相關問題。
人力部助公司牽線尋找合適人才
人力部也未在博文中透露新部門由多少名雇員組成,而是強調人力部并不是在特定公司遭投訴后,才對公司展開調查。人力部說,公平考量處為需要幫助的公司牽線,讓相關的公共機構為這些公司提供如何滿足培訓需求的咨詢,從而建構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工作隊伍。
負責處理個案的公平考量處職員盧蘢鏵說:“我們并不是一開始就假設這些雇主行為不當。事實上,許多公司都坦承是在找不到合適新加坡員工的情況下,才轉而雇用外籍專業人士的。久而久之,它們為了減少搜尋雇員的成本,不再努力物色合適的新加坡員工。”
資訊科技服務公司Optimum Solutions(新加坡)有了人力部的牽線,接觸到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并在后者的協助下引進實習生,也開始聘用剛畢業的學生,一改公司過去只聘用有經驗者的做法。
這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公司雇有1500人,當中60%是外籍人士。
公司高級主管馬丁(Vinod Martin)說,公司過去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都請不到新加坡員工,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雇用外國人。公司現在也在探討與自助團體合作,頒發獎學金,從而培養相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