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穩定的社會環境、廣闊的市場前景讓越來越多人選擇這個年輕國度留學深造。與此同時,新加坡不斷上揚的市場發展趨勢,也讓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充滿了好奇。
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報業控股英文與馬來文報集團總編輯丹尼爾(Patrick Daniel)說,新加坡報業控股的刊物正采用結合平面及數碼的策略,以保持地位、迎合正在加速的數碼媒體趨勢。
他說:“這些年來,我們的平面產品仍然保持良好的表現。我們的報刊的盈利率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但是,閱讀數碼刊物的趨勢會加快。我們要讓讀者能通過各個平臺閱讀我們的產品——不僅是通過平面——而我們正在數碼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盡管平面讀者人數會減少,數碼讀者人數將會大幅度彌補這方面的減少。重要的是我們在各個平臺上的受眾人數,而我們正在努力增加這個總數。另一項挑戰是,我們必須在廣告與訂閱收入方面也取得同樣的交替。我們正在這些方面加倍努力!
在一天里,共有305萬人(相當于15歲以上的人的76%)閱讀新加坡報業控股旗下的其中一份新聞刊物。報業控股的數碼產品每個月擁有超過4億的網頁瀏覽次數,以及2000萬個獨立訪客量。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集團總編輯林任君說,現在不能只看紙媒的發行量了,更重要的是集團通過不同媒體平臺所涵蓋的受眾總數。
他說:“新加坡報業控股正在轉變,我們正在發展未來的新聞室。我們必須以正確和專業的手法辦事,以便將新聞傳遞給更多人。我們必須發展新的能力,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擴大接觸面,深入到受眾群中。除了直面挑戰,我們別無選擇,‘照常營業’已經不再是可持續的選擇了!
新加坡報業控股高級執行副總裁(市場集團)馮元良在直率地作出評價之際,卻并不過度悲觀。他說:“如果我說新加坡報業控股的報刊展望或前景明朗樂觀,那是騙人的。它并不樂觀。我們將經歷充滿挑戰的時期!
他說:“無可否認,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新加坡的平面分類廣告在數碼平臺涌現的情況下首當其沖,但要說游戲已經結束了還言之過早。”
以創新方式回應市場變化
針對集團如何防止廣告收入與銷售量減少,他說:“我們的客戶和伙伴目前有很多選擇。關鍵在于為我們的顧客與伙伴所投入的行銷或廣告投資提供更高的價值或回報。
“我們要改變傳統的銷售方式。產品出售后就可以置之不理的做法已經不可行了。我們必須非常關心我們出售的東西是否確實有幫助顧客取得更好的回報!
在這方面,報業控股的平面產品在經過改造后已有成效。
馮元良說:“平面分類廣告組近來取得的成功顯示,創新的方法加上有效的執行,為它們注入了強有力的競爭力。報業控股的平面分類廣告成功奪回了一些收入,同時也開拓了新的收入來源。
“平面廣告的情況并不清晰。由于平面廣告收入受到一些嚴重打擊業務的監管措施的影響,因此我們不完全肯定是否出現結構上的改變。
“這些監管限制固然出于好意,卻使我們損失幾百萬元。如果停止或更改這些監管措施,必然提振市場,但我們在等待之際不能坐以待斃。我們必須創新,否則將滅亡!
林任君表示,報業控股的各個部門必須同心協力增加受眾人數,制止廣告收入下跌。
他舉最近建國一代配套以及“死都要講”運動為例子說,華文報參與舉辦了一系列社區外展活動,由記者編輯用華語和不同方言向年長者解釋,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課題。
他補充說:“這類社區接觸以及與其他部門合作舉辦的活動,有助于促銷報份和廣告。我們必須更多采納這種全面、綜合的手法,爭取更多受眾、更高收入。”
馮元良強調報業控股必須采用新穎方式,才能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蓬勃發展。他說:“最大的挑戰是改變思維。學會銷售數碼產品或Out-of-Home并不難。我們必須說服我們的行銷人員,讓他們掌握在不同平臺上進行銷售的技能是為他們好的。目前為止,花一個小時在推銷平面產品所賺取的錢,肯定比推銷數碼產品所賺取的多10倍或20倍。
“行銷員固然很容易在口頭上說他明白掌握銷售其他新媒體平臺的重要,實際上卻依然把注意力放在報刊上。但那是目光短淺的做法,因為報刊總有一天會或多或少被數碼產品超越,而到時如果你只會推銷平面產品,那你對報業控股來說就沒有什么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