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這個文明而又年輕的國度讓許多人為之矚目。在教育與文化兼具特色的留學熱國中,留學生可以享受到不凡的留學特色和優勢。如同表演幕的“全民喝彩”,表演者都懷著為新加坡喝彩的心情參與演出。隨著歡騰音樂翩翩起舞,他們全情投入,為的是把最完美的表演呈獻給觀眾。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以平凡人的故事掀開序幕,國慶慶典表演述說的新加坡故事遠不止五人。在浮動舞臺上賣力揮灑熱情和汗水的上千名表演者,每個人也承載屬于自己和國家的故事。
如同表演幕的“全民喝彩”,表演者都懷著為新加坡喝彩的心情參與演出。隨著歡騰音樂翩翩起舞,他們全情投入,為的是把最完美的表演呈獻給觀眾。
表演者鄭詩恩(14歲)就讀林景中學。她在小學五年級那年次到濱海灣浮動舞臺觀賞國民教育演出。當時,她心里默默期許,有一天她也要站在那個大舞臺上,表演給全新加坡的民眾看。國慶慶典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在浮動舞臺登場,更讓她特別珍惜這次機會。
鄭詩恩告訴記者:“得知學校有機會參加國慶慶典演出,當下差點興奮得跳起來。”
“全民喝彩”詮釋新加坡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發揮所長,形成國家最大的推動力。象征各行各業的表演者高舉著駕駛盤、針筒和飛機等圖案的熒光道具一起跳舞,反映大家一起生活、工作及玩樂的簡單幸福。
結合四大種族的服裝、舞蹈和美食,展現新加坡多元文化特色的第三幕表演“心系家園”,人民協會表演者則展示我們最熟悉的事物。耳熟能詳的《小人物的心聲》、馬來民歌“Chan Mali Chan”等歌曲響起,觀眾也不禁跟著哼唱起來。
提到美食,用頭頂著大型“印度煎餅”的舞者為演出帶來了別出心裁的舞蹈,也讓人突然開始嘴饞。
鄭詩恩作為第三幕“奮勇前進”的現代舞舞者之一,她和伙伴,以及同樣參與這段演出的南華中學學生,昨天下午5時已經來到F1維修大樓做準備。
這些身穿黑白兩色,并帶著白色面具的中學生,透過看似掙扎扭曲的肢體動作,演繹新加坡每一個人在追求夢想時面臨的挑戰和困境。在繽紛歡樂的慶典中穿插黑色主題,反而更好地釋出絕處逢生的希望。
鄭詩恩受訪時,不好意思地說,她在上星期六的國慶預演,有一段表演車輪轉的動作時失手,令她耿耿于懷。但記者昨晚見證她克服失手的恐懼,完美呈獻演出。
的確,即使碰到再大的挑戰或困境,新加坡人也能像第三幕的舞者一樣“奮勇前進”。
黑暗的舞臺逐漸亮起紅光,銀幕上開始播放一則則真實的奮斗故事,有本地資深舞蹈家吳麗娟、殘障馬拉松健將“刀鋒飛人”沙禮菲、前年在軍艦上因意外截肢的海軍ME2級軍事專才朱永輝等。朱永輝也在現場一起觀賞演出,觀眾看到他都揮起手中的國旗,以示鼓勵。
他們排除萬難、追逐夢想的心路歷程,印證了只要有恒心和毅力,一定能達成目標。
在最后一幕揮舞著紅旗與白旗的軍旗手,聚精會神地跟著強勁節拍表演精準步操,就如劇幕主題一樣“團結一心”。
舞臺前面的人行走道上還有活力四射的啦啦隊員。講究團隊精神的啦啦隊,展現了彼此相互信任的情感,現場表演高難度動作,不管跳躍翻滾都難不倒他們。
緊扣著國慶主題“全民共創 美好家園”(Our People, Our Home)的慶典表演,打動了現場觀眾的心扉。
從事海事業的王永興(49歲)和妻子及三名兒女昨天一起到浮動舞臺到觀賞慶典。第二次現場觀看慶典的他認為,今年的節目非常緊湊,沒有冷場,在他眼里已經是的一次演出。
王永興說:“每一幕表演都動人心弦,喚起大家的共同回憶,而不是走馬看花般的喧囂。”
當國慶慶典已經圓滿落幕,觀眾都走了一大半時,現場又多放一輪煙花,讓還未離場的觀眾,以及還在臺上的表演者喜出望外,不禁尖叫起來。
每年國慶慶典以不同形式追溯過去、感恩當下和憧憬未來。看著璀璨的煙花在空中綻放,也愿新加坡永遠像這些煙花一樣,繼續向前邁進,前程似錦。
占好位拍火樹銀花
國慶慶典演出的項目之一就是煙花匯演,不少攝影愛好者老早就在濱海灣一帶霸位,希望能拍攝到最絢麗奪目的畫面。
下午3時15分左右就抵達濱海灣中央岬的邢福冠(59歲,公務員)幾乎每年都會在場外拍攝紅獅跳傘和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