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生們大多知曉,新加坡是一個新興的國家,不過它的歷史并不是特別悠久,有關的文字記載更是少之甚少。對于這個多民族多元化的興盛發展的國家,相信不少人都很好奇它的過去,究竟是怎樣的,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新加坡歷史的初始階段:
史書中的早期歷史
新加坡留學網顯示,對于它最早期的歷史,能夠確認的就是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大多來自中國的南部。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時候,中國南部的一些人遷徙到了東南亞地區,逐漸發展成為馬來人、印尼人等等。公元前500年,中國的銅器鑄造技術也傳入這里。
不過,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關于新加坡可考歷史的文字記載,只能追溯到公元3世紀。而且,由于二戰時新加坡的很多歷史資料和文物古跡毀于戰火,這樣,人們只能從別國的一些文獻中尋找新加坡的歷史了。
在我國的史書中,3世紀時的《吳時外國傳》是最早有新加坡文字記載的文獻。在這部古書中,有一個叫蒲羅中的國家,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新加坡。蒲羅中這個詞源于馬來語,是大地盡頭的島嶼的意思。除了這個名字之外,新加坡還有多個其他名字,比如婆羅洲、獅子城、舊柔佛等等。
短暫的王朝
關于新加坡歷史,記載詳盡的當屬《馬來紀年》,雖說它算作文學范疇,但其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了新加坡的歷史。根據史料記載,公元7世紀,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有一個古國誕生了,史稱室利佛逝古國。公元15世紀初,滿者伯夷國攻占了室利佛逝,當時的王子拜里米蘇拉跟隨祖父逃到了新加坡。他的祖父殺死了當地的酋長,自己稱王,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也就是滿剌加王朝。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在王朝建立后不久,拜里米蘇拉繼位,此時,滿剌加需要向暹羅國(今泰國)交貢,而且仍舊沒有擺脫滿者伯夷國的威脅。最終,拜里米蘇拉選擇轉移到馬來半島。直到明朝永樂元年的時候,拜里米蘇拉覲見明成祖,才正式被奉為滿剌加國的國王,得到了誥印和詔書。之后,拜里米蘇拉開始向明朝進貢。
在新加坡的古代歷史上,總共有5位君王,不過關于他們的記載很少。可以確定的是,滿剌加王朝曾一度征服了泰國的部分地區、馬來半島一部分,以及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并將馬六甲海峽收歸己有,這也是滿剌加王朝最為繁盛的時期。
在它鼎盛的時候,周邊的一些地區政府紛紛依附滿剌加王朝。然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王朝內部的腐敗越來越嚴重,為它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16世紀初,葡萄牙侵略者占領了馬六甲海峽,由此,盛極一時的滿剌加王朝滅亡了。新加坡早期歷史也宣告結束,正式進入殖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