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擁有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近日衛生部為提高公共醫院收費的透明度,將公布公共醫院常見手術費用,為病人提供更多信息,幫助病人做更明智的選擇。衛生部將從下個月起公布公共醫院已進行的常見手術收費,以提高醫院收費制的透明度,讓公眾有更清楚的參考指標。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近來,陸續有幾名醫生在報章投函,反映私人醫療機構收費增加的現象,建議政府重新推出收費的指導原則。
新加坡報業控股高級執行副總裁(市場集團)馮元良昨早在保健展“健康與您”(Health & You)開幕儀式上致詞時也呼吁政府確保醫療收費制合理且透明。
他建議:“政府可設立一個單位與網站來監督醫療費用,讓民眾舉報不合理收費。醫院與診所可公開各類醫療服務與用品的收費。”
“健康與您”由《聯合早報·樂活》和《海峽時報》Mind Your Body聯辦,衛生部長顏金勇以嘉賓身份出席保健展的開幕儀式,但他沒有在現場做出回應。
不過,衛生部昨晚針對馮元良的致詞內容發出文告并宣布,將從下個月起公布各公共醫院已進行的常見手術費用。手術費用包括醫生、藥費與設施費,是整筆住院費的其中一項,公開手術費將提高收費的透明度,為病人提供更多信息,幫助病人做更明智的選擇。當局現階段未透露數據的呈現形式以及哪些手術歸類為“常見手術”。
目前,衛生部在其網站公布各醫院80種常見治療項目,包括哮喘、白內障、糖尿病、腎衰竭等的住院費用,但這筆費用涵蓋手術費與其他費用。當局是根據各醫院過去向病人收取的費用,取中位數與第90百分位(90th Percentile)的款額,在網站做出公布供公眾參考。這些數據包括公共與私人醫院的收費情況。
衛生部接下來將公開的手術費用只針對公共醫院。在醫療顧問公司任職的林方源醫生受訪時認為,雖然衛生部的新做法是正確的一步,但這項調整應該是全國性的,當局也應公布私人機構的手術費。
他說:“另外,衛生部網上的費用并沒有區別用于治療的具體技術。比如,治療疝氣的手術可以是傳統的開放手術,也可以是腹腔鏡手術,這當中涉及的專業和經驗都不同。因此手術越復雜,病患就更難作出判斷。”
伊麗莎白諾維娜專科中心腸胃及肝膽專科顧問醫生韋俊韜認為,由公共醫院先帶頭公布“總手術費”能間接促使私人醫院更加透明,因為病患可參考這些費用并向收費過高的私人醫院提出疑問。
但他也認為,公布所有項目的費用是更實用的做法。“我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都把責任推給醫生,其實一些私人醫院醫生的收費比公共醫院低,做一項手術的整體費用也可能是手術室費和藥費等導致。”不過,林方源和韋俊韜都認為,在不抵觸競爭法的情況下,公布收費指導原則才是最有效的做法,這讓醫生有個參照,也讓病患可以提出合理質疑。
伊麗莎白醫療中心腦神經專科鄧國富醫生上星期致函報章,提到本地私人醫生操刀的簡單腰椎間盤手術,費用在五年內從5000元飆升至2萬元。隨后,幾名醫生也建議政府恢復收費指導原則。
公眾林淑蘭(55歲)受訪時認為,公開收費細節可鼓勵醫院保持透明的收費制度,她希望院方也能公開手術費用下的其他項目如醫生費等,讓病人有更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