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談錄中,周同學提到了自己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畢業后勇于創業的實踐生涯,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您一起走進金老師訪談周同學的相關內容:
4、理論實踐相運用
新加坡留學網金老師問:你是怎樣用所學的知識和理念將自己的想法灌輸到實際操作中的呢?
周同學回答:在經歷了反復的思考與研究后,可派網的基礎理念誕生了,這是一個連接消費者與商家的平臺,讓消費者只需要擁有一張有獨特二維碼的可派K卡,就可以自由選擇加入商家的會員。而對于商家來說,可派的系統可以幫助他們非常容易地管理和獎勵每一個到店消費的客人,讓每個客人都變成自己的會員。就像在Facebook添加好友一樣,用戶可以在可派網上挑選喜愛的商家,加入會員,享受相應的優惠。而商家也能通過網頁上的專屬后臺以及店內終端管理自己會員的數據,讓小生意也能有科學的管理方法。于是,在得到南洋理工大學創業中心的支持和從新加坡媒體發展局拿到一筆初始資金后,我開始了第12份工作。一個人寫程序,3個月做出程序的版。一個人跑銷售,一個星期簽下了前5個商家。一切仿佛如喬幫主所言,”All dots are connected.”可越做越深后,才發現創業是個極其復雜的工程。產品,銷售,市場,技術,運營,管理,財務,人員,每一樣都是學問。尤其在新產品進入市場的初期,質疑與不解是在所難免的,這個時候,你既要考慮如何讓企業適應環境生存下來,又不希望企業過度偏離設定的軌道,陷入紅海之爭,破壞團隊士氣。
5、艱辛創業終收獲
新加坡留學網金老師問:一路創業的背后總是有那么多的艱辛,現在你肯定有著對這一路而來的慨嘆吧!
周同學回答:是的。想想這一路走來,外表光鮮的“創業”背后是多少煎熬、掙扎甚至是無助,但還好,“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可派是一支富有激情和高執行力的隊伍,我們從挫折中學習摸索,不斷找尋突破的方法。還記得,我們曾抱過幾十斤的箱子游走Chinatown,只為讓更多人知道K卡。我們曾經通宵寫代碼,只為添加一個新功能,讓商家能更簡單地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曾有微博強迫癥,只為不錯過每一位粉絲的信息,只為讓商家的信息能夠被準確傳達。從無人知曉,到擁有幾萬的持卡人,再到今天我們開始推廣新的無卡化方式(只需要手機號碼注冊即可享受優惠);從商家最初對產品的不解,到漸漸熟悉,成功利用我們的產品擴展市場、維護核心客戶群,實現盈利增值。看上去簡簡單單的幾步,背后有太多人的不懈努力。我一直相信,痛苦是用來讓人成長的,只有痛苦才能讓人思考得更深更遠。“Experience is not what happens to you; it’s what you do with what happens to you.”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可派能發展到現在,我始終心存感恩。感謝南大與媒體發展局的支持,讓我有追逐夢想的機會。感謝所有可派網的合作商家和用戶,是你們讓可派在彷徨困難時能夠看到曙光。雖然可派的前路依然困難重重,但是只要有您支持,可派人就絕不放棄我們的夢想!如果可派網有機會從新加坡走向全世界,您就是我們的見證人。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