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陪讀好不好?隨著新加坡留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將孩子送去新加坡留學,新加坡留學低齡化也漸漸成為一種趨勢。那么新加坡留學陪讀好不好呢?新加坡留學網為您介紹。
一、起初很多陪讀家長這樣認為:
1、留學陪讀有利于孩子成長
母子陪讀,總體來說是對小孩有利的。由于孩子年齡偏小,自控能力比較差,在青春期階段,非常需要父母的照顧。有些國家,例如新西蘭,允許非常低齡、甚至是十歲以下的學生來新留學,這必須要有父母的陪同,否則無法想象。而那些剛上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而且可能因為異族文化差異,情緒變化比較大,如果沒有父母的及時指導,會影響到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很多父母在陪讀的過程中,不僅照顧孩子的起居,還和他們一起學習,輔導他們的功課,積極和他們進行思想交流,從而使孩子在海外的學習和生活順利而愉快。
2、留學陪讀有利于和學校及時溝通
如果孩子遠在國外,而父母在國內,因為空間遙遠,無法真實、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往往令父母擔心。如果留學陪讀,家長就可以經常到孩子學校里跟老師進行交流,能及時了解、指導孩子的學習。在新加坡、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允許陪讀的國家,經常會看到父母在學校辦公室和老師進行溝通的場景。和教師溝通,有利于父母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在校表現,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時,也可以加強了老師對孩子的責任心,有利于學生在學校公平地接受教育。
二、但是往往到后來留學陪讀都會產生弊端:
1、孩子覺得父母是累贅
不過,留學陪讀也出現了很多弊端。大量的陪讀父母由于語言不通,沒法很好地與外界溝通,實際上,他們只能把自己限制在家中。而同時,孩子的語言能力卻提高很快,他們之間的隔閡逐漸擴大。孩子接觸的很多問題,父母不知道如何回應,而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父母也無法解決。
在新加坡的一所學校里,學生在學校的一些活動,需要父母參與或者發言,而相當多的陪讀父母因為聽不懂英語,無法融入當地的家長群體里面,即使去參加活動,也像聾子和啞巴一樣,這使有些孩子的自我感覺很不好,一次兩次活動下來,和父母的感情就逐漸疏遠了。而因為父母幫不上忙,孩子也就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有些父母感到特別傷心,自己漂洋過海地離開中國,千辛萬苦地來照顧孩子,結果孩子不但不領情,反而歧視自己、不理自己了。有的孩子不喜歡父母在身邊,覺得是個累贅,父母什么都不會,讓自己很沒面子。而父母害怕自己回國后,沒有了家長的監督,孩子會放任自流,不好好學習,雖然孩子的表現讓他們心里不舒服,可一切為了孩子,還得硬呆著。結果,父母和孩子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卻怎么也達不到以前在國內的生活狀態。
2、犧牲了家長的事業
陪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孩子享受到深厚的親情,但卻犧牲了至少一名家長的事業。為了孩子,有些父母不惜放棄國內很好的工作,去國外陪伴孩子。這時,如果一切順利還好,但如果孩子不領情或者家庭出現問題,就得不償失了。
3、容易影響孩子的世界觀
在陪讀群體中,也有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他們堅持把孩子送到外國,然后家長就以陪讀的名義過來,但實際上,就是為了給孩子掙學費來打工的。
在新加坡,有的陪讀家長因為家境不好,不得不在餐館或者超市一天打幾份工,就像趕場一樣,一天跑幾個地方。而在加拿大,有些拿“探親簽證”、但行“陪讀之實”的家長,每天的打工時間甚至超過了十二個小時。雖然這能夠緩解留學費用的壓力,但這種做法實際上很難起到照顧孩子和幫助孩子的作用。一天打工下來,父母往往很累,和孩子并沒有很多的溝通,對孩子的學習監督也形同虛設。而這類靠打工掙學費的、陪讀父母的工作的場所,往往是嘈雜的流通類場所,接觸的社會陰暗面多一些,所以,他們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帶出一些非常現實的想法,這很容易影響孩子的世界觀。有些上進的孩子看到父母很辛苦,會奮發努力,搞好學習。而不少孩子看到父母天天打工掙錢,每天談論錢多如何如何好,說自己的學費多么多么貴,反而會產生厭學的念頭。而父母工作壓力很大,當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稍有不好,就大發雷霆,久而久之,孩子就造成了逆反心理,反而使孩子的心理壓力增大,缺乏上進心,達不到出國留學的目的。
而對于新加坡這個國家,無論是從安全角度,或是社會政治的穩定,還是從角度的嚴謹性,其實都不必擔心。其實在新加坡4歲的幼兒園小朋友就已經自己做校車上小學了,而接送的家長幾乎沒有。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出國陪讀前,一定要詳細了解各國的陪讀政策,另外家長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以上就是新加坡留學陪讀好不好的相關回答,新加坡留學網認為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更多詳情歡迎咨詢教外留學顧問老師。
推薦喜歡新加坡留學陪讀好不好的同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