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學教育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基礎階段,為期4年;然后是從五年級到六年級的定向階段,為期兩年。
在基礎階段,所有申請新加坡小學的學生都學習統一的課程,為他們在英文、母語及數學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礎。課程中還包括其他科目,如:音樂、美術及手工、公民及德育、衛生教育、社會教育以及體育。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科學。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活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學校將在小學四年級結束時,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流。全部學生進入小學教育中的第二階段:定向階段。學校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把他們分為兩組。
學生在小學六年級參加小學畢業會考, 檢驗自己的學習能力以便報讀適合自身學習速度和能力的中學。成績達到相應水準的學生將分別在中學里修讀特選課程、快捷課程或普通課程。
小學畢業以后,學生有三種求學途徑:其一,進入中學,學習普通課程、快捷課程或特選課程,為期4-5年;其二,選擇一所提供直通車課程的學校,直通車課程包括了中學課程和高中課程;其三,選擇一所專長于某一科目(如:體育、數學、理科或藝術)的專科自主學校,也可以進入(或繼續在)外國源流學校或私立學校學習。
在4-5年的新加坡中學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在特選、快捷和普通三種課程中進行選擇。選擇不同課程的學生將有不同的學習重點:修讀快捷課程的學生要學習七到八門科目,包括英文和母語 ?C 馬來語、華語或淡米爾語。學習能力格外優異的學生則可以學習九門;特選課程的科目數與快捷課程相同,但學生可以學習更高程度的母語,即高級馬來文、高級華文或高級淡米爾文。中學四年后,修讀這兩種課程的學生都可以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
修讀普通課程的學生可選擇普通(學術)課程或普通(工藝)課程。普通(學術)課程的必修課目包括英文、母語及數學(高年級的必修課還包括綜合人文及一門理科科目)。學生在第四年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初級水準會考。通過會考的學生繼續學習一年。若在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中取得好成績,他們可以進入初級學院、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繼續學習。未通過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初級水準會考的學生不能參加中學五年級的學習,他們可以選擇修讀工藝教育學院的技術和職業培訓課程。修讀普通(工藝)課程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進入工藝教育學院學習職業技術培訓課程。課程中的必修課目包括英文、數學、基礎母語以及計算機應用。修讀普通(工藝)課程的學生可以在就讀中學四年后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初級水準會考。通過考試的學生可以繼續學習一年,準備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
除了普通中學之外,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還可以選擇直通車課程、專科自主學校以及其他課程和學歷。直通車課程為準備進入大學深造的學生而設立,旨在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思考辨別能力和領導才能,包括中學課程和初級學院課程。修讀直通車課程的學生無需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可以從中學課程直接升入初院,接受高中課程。專科自主學校有新加坡體育學校、新加坡國立大學數理中學以及于2007年建成的藝術專科學校等,可以滿足在體育、藝術、數學及科學等科目擁有特長的學生的需求。有些學校還開設其它的課程,如國際中學會考文憑,這也是一個得到國際承認的學歷,學生畢業以后可以選擇在本地繼續學習,也可以選擇出國深造。
通過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以后,學生可以申請進入初院修讀為期兩年的高中課程,也可以申請進入中央學院修讀為期三年的高中課程。初院和高級中學將根據學生新加坡劍橋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的總成績進行錄取。在新加坡高中課程結束時,學生要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會考。會考的成績將決定學生是否能夠進入大學深造。
高中課程包括兩個必修科目:普通試卷和母語以及4門高級水準會考科目。文科課程中的科目包括英語文學、音樂、經濟學、歷史、地理、美術設計以及數學。修讀理科課程的學生可以選擇物理、生物、化學、生理學、數學、高等數學、經濟學和計算機。只有高級中學還開設工商管理和會計原理這兩門課程。非考試科目包括公民和體育。
中學畢業后,學生可以進入工藝教育學院或理工學院學習,或者先進入工藝教育學院,然后再到理工學院學習,還可以進入或繼續在外國源流學校或私立學校學習。
工藝教育學院(ITE)為希望掌握技能,學習各種行業知識的中學畢業生和成人提供全面的職業培訓。ITE不僅為中學畢業生提供全日制的培訓和實習課程,也為在職的成年人提供職業教育課程。
新加坡的理工學院則為準備修讀大專學歷職業課程的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培訓課程。ITE的畢業生和通過了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和高級水準會考的學生都可以申請理工學院的課程。可以選擇的課程包括工程、商科、會計、海事、大眾傳播、護理、生物科技、化學工程、數字媒體設計、應用科學、產品設計、信息通訊、驗光配鏡、幼兒教育和電影制作。新加坡目前有南洋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共和理工學院、新加坡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五所理工學院。
外國學生可以享受和申請各種經濟資助計劃,如獎學金、學費資助、助學金和學費貸款等,學費資助覆蓋了全年學費的70%。但是接受這項經濟資助的留學生必須簽署為期三年的工作合同,即畢業后必須在一家于新加坡注冊的公司里工作。理工學院每年招收的留學生有一定的限額,大約占新生總數的10%。但如果學生愿意承擔全部學費,招收的留學生人數則不受名額限制。理工學院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極受雇主歡迎。他們在學校中掌握的實踐技能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新需求,可以讓他們立即投入工作,不必再接受職前培訓。
國際一流的本地大學和頂尖的外國大學豐富了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環境。學生們可以在本地的三所大學修讀各種專業(如:工程、商科、理科、文科、音樂等等)的本科學位,然后在世界級的重點大學繼續新加坡留學攻讀研究生學位的進程,如:歐洲著名的INSEAD,喬治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重點美國大學以及中國名校上海交通大學。
新加坡公立大學能提供國際承認的學位課程,同時這三所大學也為各個學科的研究生提供研究機會及各種獎學金。這三所新加坡大學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于1905年,主要學科包括理科、工程、計算機、法律、人文及社會科學、醫學;南洋理工大學,成立于1981年。包括國立教育學院,主要學科有工程、技術、生物科學、會計、商科及傳播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成立于2000年,是新加坡第一所政府投資的新加坡私立大學,提供的學位課程包括工商管理、會計、經濟學、社會科學和信息系統管理。
外國學生同樣可以享受各種經濟資助計劃,但是接受這項經濟資助的留學生也必須簽署為期三年的工作合同。三所大學每年招收的留學生名額大約占新生總人數的20%,學生愿意承擔全部學費的,則不受名額限制。